从“三天连检”到“单双交错” 核酸检测如何常态化防控?
2022-05-27 08:13:52    北京日报

高频度大规模核酸检测,不仅意味着组织动员方面的巨大难度,更意味着服务保障方面的更高要求。很多时候影响大家参与感受的,就是一些细节的地方。检测规模越大,涉及民众越多,越是常态化,越要尽量做到“动作标准”、安排体贴、组织高效。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核酸检测采样能力,北京本周起面向社会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公众可通过“志愿北京”平台进行报名。消息一出,响应者众,招募启动不到48小时,报名人数便已突破3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核酸检测始终是及时发现病毒、精准阻断疫情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传播力和隐匿性极大升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检测在抢抓“四早”方面的效果有目共睹。从“三天连检”到“单双交错”,本市通过高频次、高密度的大规模区域性核酸筛查,有效摸清了社会面隐匿传播底数,为将疫情控制在较低流行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一个多月来,依靠民众对核酸检测的参与配合,一条条传播链被及时切断。而火热的志愿者报名场景,也证明了大家对抗疫工作的认可,诠释着“全民抗疫”信任与支持的良性循环。

两年多来,核酸检测从公众不太熟悉的专业概念,到如今疫情防控中的常态化举措,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始终处于动态优化之中。国务院印发的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已更新至第三版,技术操作层面已形成一整套完备规范。具体落实上,检测速度“加急”,采样点位“扩容”,供需对接“拉近”……核酸检测工作的更新升级,也是整体防控工作提质增效的侧影。

更要看到,随着核酸检测愈发成为需要广大市民经常性配合的常态化防控手段,持续完善配套服务,不断优化体验,让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什么时间来测,方便舒心地就能测完,就显得异常重要。特别是对北京这样拥有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高频度大规模核酸检测,不仅意味着组织动员方面的巨大难度,更意味着服务保障方面的更高要求。很多时候影响大家参与感受的,就是一些细节的地方。比如时间安排还不够灵活,“上班时间排不上,下班之后错过点”,大热天赶场做核酸难免会有怨言;信息沟通不到位,一些点位当天是否运营、开放时间调整、特定人群是否接待等关键信息未及时告知,白跑一趟、白排一遭难免再添烦躁;个别检测点工作人员有时态度不佳、粗声大气……总体来看,核酸检测在组织和操作等环节已有规可循,但在服务和沟通环节尚需进一步细化规范。面对现实关切,一点一个规矩、一处一套安排,不是办法。如何在为民服务上出标准,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便利度与获得感。

疫情防控与服务保障是一体之两面,检测规模越大,涉及民众越多,越是常态化,越要尽量做到“动作标准”、安排体贴、组织高效。这一方面要立“标尺”,多些统一的、细致的周密安排。同时对于有益的基层探索,不妨总结提升、形成制度,抓紧推广。比如,老旧小区里的采样点,可否增设老年人快速通道;比如,写字楼附近的采样点,可否灵活调整工作时间,确保下班后也能测得上。总之,把群众感受放第一位,以群众诉求为标靶,闻需而动、向前一步,就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也是以最小代价争取最大防控效果的必答课题。

疫情防控对所有城市都是大考。从现实来看,我们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的组织动员、应对处置、民生保供、信息发布等能力都相当“硬核”,需要不断提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尤其是处理细节的能力,把管理、引导和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是提升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晁星)

关键词: 三天连检 单双交错 核酸检测 常态化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