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必须“一码归一码” 坚决不能乱抖机灵
2022-06-17 09:09:20    北京日报

“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本该被用于防疫的健康码,却成为所谓的“维稳”工具。近日,某地对维权储户“精准赋码”的操作引发广泛争议。

健康码是疫情之下的技术创新,落地两年多来,为相关部门流调溯源等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小小一码,集纳了手机号码、行程轨迹、疫苗接种情况、核酸检测结果等诸多个人信息,而人们之所以愿意让渡这部分隐私,很大程度也是出于公民的责任感,希望这些数据可以夯实防疫堤坝,更好守护所有人的健康安全。如上述这般越界调取信息,且随意“赋红”的操作,破坏了“专码专用”的底线,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实属聪明反被聪明误。

“专码专用”不仅是情理所在,更是法治要求。在既有制度规范中,已对其使用范畴划出明确范围。比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就健康码管理与服务印发《办法》,明确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扩大应用范围,切实防止“码上加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也就此发布系列国家标准,要求健康码对个人信息访问遵循“最小授权”原则。“越界赋码”究竟走的是什么流程,目前尚不清楚,但至少反映出当地法治意识的缺失。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这已然不是技术层面的考虑不周,而是权力任性的突出表现,必须警惕其形成错误的示范效应。

更要看到,此番健康码被盯上乃至滥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其使用规范还不够统一、不尽严格的问题。一方面,健康码源于各地的自我探索,在管理主体上,有的是疾控中心,有的是当地卫健委;另一方面,在转码权限上,有的细化到了各县市机场、码头、火车站等卡口的管理人员,有的需要多部门层层转批……标准五花八门,固然有因地制宜的考量,但也形成了一座座数据孤岛、滋生了数据滥用的空间。目前出现的问题虽是极端个案,却足当引以为戒。从规范健康码的使用开始,渐渐推动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这也将助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多元目标的实现。

健康码是为疫情防控状态下人们出行和流动提供便利的,绝不能成为任何人任何地方掩盖问题矛盾的手段。对于治理者而言,面对矛盾是常态,正视诉求、解决问题是关键,剑走偏锋“捂盖子”本质上是懒政塞责,纯属自欺欺人不说,更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今天,健康码必须“一码归一码”,未来面对其他技术工具,也绝不能乱抖机灵。(鲍南)

关键词: 核酸检测结果 规范健康码 疾控中心 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