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股份:大股东包揽定增意欲何为
2023-02-21 22:03:29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

此次定增使得生物股份控制权明确,但公司盈利能力的走向似乎依然在不确定之中。

马雨霏/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7日晚间,生物股份(600201.SH)发布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8亿元,用于动物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开发项目、动物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生产车间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内蒙古金宇生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生物控股”)、张翀宇和张竞。

本次发行前,张翀宇直接持有公司2137.58万股,持股比例为1.91%,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张竞直接持有公司450.47万股,持股比例为0.40%,并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

定增对象成为实控人

本次发行前,生物股份股权分布较为分散,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在前十大股东中,有八家是机构,合计持股为26.15%;生物控股持有生物股份1.22亿股,持股比例为10.92%,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生物控股成立于2000年,第一大股东为张竞,占股为51.93%,第二大股东张翀宇占股为39%,两大股东合计90.93%。

若按照发行股票数量的上限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发行前的11.2亿股增加至12.17亿股,其中生物控股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将增加至1.95亿股,占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6%;张翀宇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将增加至3344万股,占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2.75%,张竞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将增加至1656.75万股,占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36%。张翀宇、张竞系父女,二人直接持有公司合计4.11%股权,间接控制生物控股所持公司1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20.11%股权,会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张翀宇、张竞父女将成为生物股份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2年三季末,生物股份货币资金11.9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17亿元,短期借款0.6亿元,无其他有息负债,资金比较宽裕。

盈利空间打开?

金宇集团是生物股份的曾用名,1998年12月上市,涉足生物制药、金属材料流通、房地产开发、羊绒纺织和食品五大产业。其中,羊绒纺织业务是金宇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2002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从羊绒制品加工到生物制药的战略转变,2012年公司剥离地产业务聚焦生物制药。目前,公司产品涵盖猪、禽、反刍类等系列共计100余种动物疫苗产品。

2021年,生物股份总收入为17.54亿元,其中生物制药收入为17.17亿元,占比为98.9%。

从销售量来看,2021年,公司主要有9个疫苗产品,销售量前三的分别为口蹄疫疫苗、禽流感疫苗和布病疫苗,销量分别为8.12亿毫升、6.55亿毫升、8825万头份。口蹄疫疫苗是公司第一大主业,目前市场份额为行业第一。

从市场层面来看,截至2022年有10家生产企业获得口蹄疫产品批签发,近几年基本变化不大。从批签发总数来看,截至2022年12月22日,口蹄疫产品批签发数量有618批,比2021年增加40批,增长6.9%。

据浙商证券分析,口蹄疫疫苗是三大强免苗之一,预计目前市场规模在30亿元左右,虽然免疫渗透率相对较高,但仍有较大比例为政府招采苗,其价格较低且质量相较于市场苗仍有较大差距。根据2022年发布的《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2025年年底前全国将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届时招采苗的空间将全部由市场苗替代,价格或将有所提升,预计市场规模达到48亿元左右,提高60%。

虽然市场的整体需求在增加,规模在增长,但是价格竞争也异常激烈,从生物股份子公司金宇生物销售单价可以看出这一点,公司市场苗的售价从2016年的3.31元/ml降至2021年的2.17元/ml,降幅达到34.44%,这也是生物股份毛利率和净利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生物股份的研发费用大幅提升。2017-2021年,生物股份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8%、8.83%、13.58%、13.09%、15.04%。售价的大幅下降和研发占比的不断提升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断走低。

从整体来看,2016-2021年,生物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77.79%、79.37%、72.5%、62.32%、61.6%、61.88%,净利率分别为42.37%、45.67%、39.52%、20.14%、26.7%、21.9%,无论是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处于下降趋势。

激烈的价格战之下,生物股份的业绩似乎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2022年三季报显示,生物股份营业总收入11.08亿元,同比下降17.18%;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49.82%;毛利率为53.5%,净利率为18.46%。

虽然毛利率和净利率不断走低,但从整体来看依然较高,仍然有下降空间。因此,未来政策方向、产品价格的走向以及产品需求如何发展,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近一年,关于生物产业和动物疫苗的产业政策持续出台。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农牧发〔2022〕1号),要求各省份可采用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先打后补”工作,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规模养殖场(户)全覆盖,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

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农牧发〔2022〕13号),要求加强畜间布病防控,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坚持科技引领,推动畜间布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和防控模式创新应用,统筹利用国家兽医实验室、疫控机构、科研教学单位、龙头企业等技术力量,不断提高布病防控技术支撑水平。同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内政办发〔2022〕18号),提出设立奶牛疫病防控专项资金,依托第三方机构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主要用于奶牛布病等疫病的疫苗创新研究,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快速监测、诊断、净化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奶牛乳房炎等生殖系统疾病的防治及代谢病研究和推广应用等专业服务。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顺应“营养多元”、“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根据农业农村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下称“新版兽药GMP”)规定,所有兽药生产企业均应在2022年6月1日前达到新版兽药GMP要求,此举将全面提高动物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生物安全标准,提升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竞争壁垒,有利于优质产品的公司做大做强。政策的持续出台,确保了生物产业和动物疫苗的发展基础。

从需求层面来看,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2年年末,全国能繁殖母猪存栏4390万头,全年生猪出栏近7亿头,增长4.3%。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2022年3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8.2元/公斤,同比下降51.3%,下游养殖企业普遍处于深度亏损。2023年1月份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82元,已经连续13周下降,累计降幅达到42.8%。

猪肉价格的不断下跌让很多企业陷入到了亏损之中,这影响了需求的增长,但让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非洲猪瘟爆发后,生物安全标准大幅提高,在国家政策及环保与土地政策的高压下,散养户加速退出市场,中大型养殖企业的占比快速提升。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TOP10占比仅8.06%,而在2021年则达到了17.2%。大企业的不断增多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将会增加疫苗产品的使用量。

纵观目前猪肉行业的发展现状,生物股份核心产品口蹄疫疫苗喜忧参半,公司的盈利前景似乎依然在不确定之中。

《证券市场周刊》已经向生物股份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日公司未回复。

关键词: 生物股份 直接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