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传承式的成功观在淡化 前沿资讯
2022-12-02 05:27:18    证券时报

对于自然界中的众多生物而言,更多的、更长久的基因流传,意味着更大的成功。


【资料图】

那些处在生物链低端,容易被消灭的动物,很大一个特征是繁衍能力强,比如兔子、蚂蚁,各种野草等,而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也会为了争夺生育权而斗争,比如狮子、老虎等。为了取悦异性,大多数动物想尽办法。

也可能有不爱生育的个体,但是不愿意生育就会被淘汰,愿意生育的才会存活、传承。所谓优胜劣汰,在某种意义上,愿意生育、有能力生育的就是“优”者。

生命拥有勃勃生机,繁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这一点,生物之间会发生残酷的厮杀。以人类社会为例,历史上,掌握更多资源的高阶层、有权有势有钱者,拥有更多生育资源。此外,姿貌佳、身体条件好的,有一技之长者,也有更多机会生育。

中国古代掌握资源最多的是那些皇帝,他们被人羡慕的一点是拥有众多嫔妃,可以养育更多后代。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和生育权的专有,皇帝们还把男人阉割成太监,进入宫中服侍。

三国时期的刘备,身为皇叔,只能去编草鞋卖,这就说明皇帝的后代非常多。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中山靖王刘胜一生中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传承到刘备这一代,很多都成了普通平民。

但是刘备有了皇叔这个身份,在创业上就有了正当性和便利性,很容易聚拢资源,最后偏安一方做了皇帝。刘备将汉王朝的皇权多延续了一段时间。

这要多亏刘邦当初的努力,到西汉末年,刘邦的后裔就有了8万人,到王莽篡汉后,各地起义军都捧出来刘氏后人做门面,最后长沙王刘发的后人刘秀脱颖而出,建立东汉。刘秀当时也只是顶着个皇族后人的名头,没有多少资源。

西汉末年的几位皇帝,都是沉湎声色的无能昏君,但是最后东汉依然能建立,刘邦后人还能继续一个王朝。不得不承认,子女众多的家族,更有机会出现强者。

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将生育推到顶峰,据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朱元璋本人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他鼓励自己的后代多生子女,不必承担任何工作。

刘邦出身低微,朱元璋更是如此,特别是朱元璋经历过苦寒,对生育的渴望更高,越是下层出身,生存危机越强。

子女多,有利于家族参与优胜劣汰的竞争。竞争不一定都来自外姓,有时从内部先开始。在中国,发动玄武门之变、开辟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典型案例。在海外,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奥朗则布弑兄杀弟逼父亲退位,和李世民很像。奥斯曼帝国还出现过“弑兄法”,皇帝杀害兄弟是合法的。多生育后代,可以挑选最强者。激烈的争斗过后,通常是皇室内部更决绝的人上台。

多生育可以防止后裔生育断层,明朝多位皇帝没有后嗣,包括其他王朝也经常出现此类情况,就可以从旁支引入皇子,保证皇权稳定。

多生子女本身,是以数量带来的确定性,来对冲个体带来的偶然性。个体可能遭遇身体缺陷、灾害、疾病等问题。不论哪个后代胜出,都是刘邦、朱元璋的胜利,后代越多,占有资源的数量就可以越多。以前人们生育众多子女,是为了保证有人能存活下来,只要有一人天资聪颖出人头地,这样就可以拉动整个家庭,这也是以数量带来的确定性来对抗不确定性。

进入现代社会,一对努力奋斗生活优越的博士夫妇,可能养育一到两个孩子。而不爱上学及早婚育的收入比较低的一对蓝领夫妻,却可能有四五个孩子,等到两三代过后,博士夫妻子孙断绝,而蓝领夫妻却有更多后代。

如果从生物学意义上看,后者更为成功,因为后者扩大了其基因影响范围。

但现代人从观感上看,也许觉得那对博士夫妻更为成功,并会羡慕这样的群体。这说明人们不大在意基因传承,对是否有更多后代也不在意。人类脱离了原始本能的羁绊。这也是一个断裂的、嬗变的时代。老一辈还活在过去,希望传承更多基因;小一辈却有了新想法,没了那种原始动力。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