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后续5年期以上LPR能否下调取决于楼市修复情况:天天通讯
2023-02-25 10:50:31    证券日报网

“房企大规模增量发行美元债的时机可能尚不成熟。”2月24日,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房企将面临较大规模美元债到期,部分企业可能面临一定兑付压力。从国内市场来看,后续5年期以上LPR仍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能否落地取决于未来楼市的修复情况。

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将有所收窄


【资料图】

从房地产销售数据来看,春节后成交面积有所回暖但是依然偏弱。部分城市恢复程度有所加快,比如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已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三线城市的成交面积同比2022年也有所回升,但仍有一些城市销售依然疲软。

康勇判断,2023年房地产市场较去年将不断改善,但整体依然处于修复期。居民购房仍需要信心和收入的持续改善,只有房地产销售企稳回升才能带动新开工和房地产投资改善,从而实现市场良性循环。

增强购房者信心,稳房价、稳预期是未来政策发力重点。康勇认为,在供给端,2022年12月份央行设立了2000亿元保交楼结构性贷款工具,2023年“保交楼”资金规模有望进一步加大,预计施工和竣工在“保交楼、稳民生”政策的支持下有望保持稳定。总体来看,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将有所收窄。

房企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改善了房企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例如,“第三支箭”意味着房地产并购重组、股权融资恢复,有助于行业融资环境改善。一些资金遇到困难的房地产企业积极考虑出售资产提升流动性,一些优质企业也正在择机加大收购力度,这些并购重组有利于提升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目前出售的资产主要从项目层面出发,有助于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发和交付。”康勇称。

2023年房企将有较大规模的美元债到期。康勇表示,目前市场整体流动性依然偏紧,不排除一些资金面紧张的房企与债券持有者谈判债务展期或者争取股东资金支持现象的出现,部分不能及时达成协议的债券可能面临一定违约风险。

他强调,当前市场投资者信心还有待修复,房企大规模增量发行美元债的时机可能尚不成熟,企业目前主要还处于观望状态。

2月份新增信贷仍有望保持同比多增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高达4.9万亿元,创历史最高。康勇认为,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是政府鼓励银行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另一方面今年开年以来地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基建和制造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企业中长期贷款达到3.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万亿元,并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不过在楼市低迷的影响下,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康勇预计,后续信贷投放规模相比1月份会出现阶段性放缓。不过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市场主体自主融资需求不断改善,叠加宏观政策延续稳增长取向,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仍有望保持同比多增。

货币政策方面,2月份LPR报价利率仍维持不变。康勇认为,短期来看,由于市场景气度有所好转,企业融资意愿偏强,降准降息的紧迫性有所降低。

今年1月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阶段性取消了楼市低迷地区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受此政策影响,部分城市贷款利率已经下调至4%以下,有利于降低首套购房者的资金成本,推动市场回暖。

“该政策的实施使得短期内5年期以上LPR调降的必要性有所降低。”康勇强调,后续5年期以上LPR仍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能否落地取决于未来楼市的修复情况。目前房地产市场依然偏弱,如果后续依然没有明显回暖,预期将对房地产行业采取更多定向支持措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关键词: 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