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璐 张虹瑶 本报记者 鲍曼君
【资料图】
“多亏了你们的尽心调解,给了这个延期还款方案,上个月猪价涨了,我还主动多还了2000元,我的养殖场终于可以安心经营了。”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生猪养殖户陈先生专程来到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表达对法官和农行客户经理的感激之情,黝黑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今年4月,农业银行福建新罗支行的信贷系统里,一笔10万元“惠农e贷”的逾期记录十分显眼。借款人陈先生的名字,早已出现在银行的催收名单上。该支行客户经理从电话沟通到网点面谈,跑了好几趟,陈先生每次都拍着胸脯说会抓紧筹备资金还款,可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先生还深陷10万元“惠农e贷”逾期的困境中。一边是猪圈里迟迟不能出栏的猪崽,一边是银行电话催款和短信提示,双重压力下,陈先生连饭都吃不下。
按照规定,银行通常在贷款逾期90天后考虑走司法程序。一旦起诉,被起诉的信息将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严重影响借款人未来申请房贷、车贷、信用卡等金融产品的审批。该支行客户经理心里犯了嘀咕:“陈先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与农行打交道多年,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该支行客户经理虽然准备了起诉材料,考虑到近几年经济形势下行,客户还款资金来源有限,还是希望能够与龙岩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一起,采用“先行调解”的方式,与客户共渡难关。因此,这场转变的背后,是“司法+金融”服务创新,为涉农金融纠纷化解注入的“温情力量”。
5月7日一大早,农行客户经理与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法官一行来到陈先生家里。泥泞的猪圈旁,刚给猪喂食的他正蹲在地上发愁。看到有人来访,他赶紧在裤子边上擦擦手,站起身来。
当了解到是农行客户经理与法院的同志到来时,他窘迫地说:“法官同志,我真不是赖账啊!”而后,陈先生指着猪圈外积水的排水沟说:“往年这个时候猪崽早就出栏了,今年雨季特别长,猪圈里湿度太大,猪病风险陡增,只能推迟出栏,现在饲料商的钱还欠着3万多元,实在腾不出钱还贷款。”法官仔细瞅了瞅愁容满面的陈先生和他还算干净齐整的猪圈以及陈先生沾着泥巴卷起的裤腿,心里有了数:这是个勤快实诚的养殖户,只是遇到了坎儿。农行客户经理也考虑到如果按照诉讼程序“一判了之”,势必会对养殖场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法官转变思路,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作为本案的突破点。
随后,法官与农行客户经理把陈先生约到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同时,请作为特邀调解组织的龙岩市普惠金融协会派调解员参与,多方齐心聚力,希望能够帮他一起想办法、出主意。第二天一早,陈先生惴惴不安地走进中心的调解室。刚坐下,陈先生的手就不停地搓着衣角,眼神里满是忐忑。调解员递过一杯热茶道:“别急,先喝口水。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和银行达成共识,一起迈过这道坎。”
接着,法官从公文包拿出一份涉农案件数据表,指着上面的数字说:“如果走完诉讼程序,单律师费就够买三头猪,还不算诉讼费和来回跑法院耽误的养殖时间。判决下来后,还款压力只会更大。”他翻到另一份统计接着说:“你看,去年我们调解的农户金融纠纷,87.5%都争取到了分期还款方案,既能保住你的养殖场,也不影响信用。”
一旁的客户经理用诚恳的语气补充道:“考虑到你目前的经营状况,我们可以向上级申请政策,提供3年分期还款方案,这样就能缓解猪场的资金压力。”
陈先生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当真能再分期?”“当然可以。”农行客户经理郑重地说。随即,作为法院聘请的调解组织,也是风险化解的重要力量,龙岩市普惠金融协会调解员结合陈先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角度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了分期还款的优势,提出了不良压降及回款的建议,经多方配合,双方签订了分36期还清拖欠贷款本息的调解协议。协同中心的法官、农行客户经理、调解员和陈先生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到调解室里的耐心沟通,工作人员用专业与温度,共情式调解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让“惠农贷”真正成为滋养乡村振兴的“及时雨”。据了解,2025年以来,龙岩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已通过这一机制高效化解涉农金融纠纷327件,为农户减免息费超过460万元,推动涉农金融案件调解成功率提升了18个百分点。其中,农行新罗支行与普惠金融多元调解中心共调解案例174件,化解风险金额3128.45万元,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