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冷 市场大涨!最大的冲击:信任危机!
2023-01-06 15:05:59    腾讯网

冰火两重天,金融市场一片火热,宏观经济却一片萧条。 

1月3日,三大股指强势上涨,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两市超4100只个股上涨,超130只个涨停或涨超10%。


(资料图片)

金融市场大涨,全靠情绪释放,其支撑经济基本面却非常萧条,再次陷入至暗时刻。

12月31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PMI下降至48,非制造业PMI下降至41.6,均创一年新低。

其中, 12月新订单PMI43.9,在近14年中排名末位,前值46.4,新订单规模环比降幅有扩大趋势。

新出口订单PMI44.2,为年内次低,在近14年中排名末位。 12月生产PMI 44.6,在近14年中排名末位,前值47.8,环比降幅继续扩大。

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下降至44.8,上个月为50,反映制造业企业员工到岗率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高于上个月6.5个百分点。

其他高频数据,比如开工率、产能利用率以及产量等等,也均显著走弱。

也就是说,12月份的经济数据,全面疲软。

原因很简单: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等来的不是经济活力提升,而是感染人数急剧飙升,导致经济全面停摆,生产端缺乏劳动力,需求端缺乏需求,供应链又因疫情被迫中断。

展望2023年,疫情直接冲击基本结束,失去的数据都会慢慢回来。

但是,这三年,失去的无法量化的东西,才最值得重视,比如“信任危机”。

刚开始,疫情暴发,我们听信“制造业大国”豪言,没有囤积口罩,结果每天心惊胆战。

然后,疫情暴发,全面封控,我们听信“粮食大丰收,不要囤粮食”,结果自己饿肚子。

后来,疫情全面放开,我们听信“供给充足,不要囤药”,自己发烧全靠免疫力硬扛。

经过现实的教训,大家终于醒悟了:全TM不靠谱,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如今,民众谁都不信任,不信任“专家”、不信任“权威”,不信任“官宣”,只相信自己。

比如,最近的这次抗病毒,普通民众的定位就是中医专家,认为中医能够抗病毒,发烧该喝啥汤剂、咳嗽该如何调理等等;

精英阶层则刚好相反,他们高价从国外弄过来P药,把它当做礼物送给领导、生意伙伴等等,中招了就用P药治疗。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全国抢购蒙脱石散。

起因是,管打印机的“黄毛”小哥,他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有影响力的大V,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

大致意思是,国外出现了新毒株,可能会攻击心脑血管和拉肚子,而我们又即将全面开放入境,建议大家准备一些治拉肚子的药。

最后,大家把蒙脱石散都抢光了。

这个时候,谁说都不顶用,无论是央视,还是钟南山,大家都不信,把药抢到手里,才是硬道理。

这种"信任危机",是如何影响经济的呢?

首先,消费。

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不少顶层政策和设计,都在强调恢复消费、扩大消费,想方设法让民众“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敢消费”的理由只有一种:对未来经济感到乐观,对未来收入感到乐观,没有后顾之忧。

“能消费”的理由只有一个:手里有钱。

疫情3年,直接冲击很明显,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全线下降,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

手里没有钱,怎么消费?

当然,解决办法也简单,直接给民众派钱,或者经济好一点了,手里有钱了,也会去消费。

另外一个问题是,消费者信心坍塌。

目前,中国消费信心指数已经下跌至10多年低位。

不管未来经济如何,不管当下收入变化,消费者躺平了,有钱就存起来,就是不消费。

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什么?消费者躺平。

由于疫情,多少家庭的收入断了?房贷断了?存款花光了?多少人失眠、焦虑、担忧明天的生活?

为啥平台不敢公布法拍房的数量?还不是担忧恐慌。

问题是,闭上眼睛不等于问题不存在。

大街上倒闭的餐馆、桥头崩溃的小商贩等等,这些都不是个例,不是结构性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所以,相当大一部分群体对于消费的态度就是,不再信谁瞎忽悠,只相信钱存起来是安全的。

国际上,信任危机导致消费低迷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日本。

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消费领域最大的转变是,由“奢侈消费主义”转向“低欲望社会”,消费增速中枢从4.6%下移至0.7%。

因为资产泡沫的打击面太广了,影响太深刻了,不仅冲击了日本人的财务,也冲击了日本人的观念。

所以,无论怎么刺激,无论出多少政策,日本人就是不敢消费。

当下疫情对普通民众的冲击,无论是冲击面,还是冲击程度,不亚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

再看,投资。

企业家,比普通民众更敏感,更倾向于规避风险。

企业家比普通民众精明得多。普通民众还可能会接二连三地上当受骗,买不到口罩,买不到粮食,买不到药。但是,企业家只会被骗一次,买不到口罩后,他们就不再相信任何花言巧语。

所以,企业家被折腾过一次,他们就不再轻易扩大投资。

疫情之下,企业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瞎折腾。

从拉闸限电,到查环保一刀切,到疫情防控,当下各种政策执行,哪个不是层层加码?

政策出台的越多,出台得越细,执行的时候就越容易变味。

当下企业家的观念是,你今天不瞎折腾,明天可能会瞎折腾;你这个领域不瞎折腾,别的领域可能会瞎折腾。

你说你不瞎折腾了,你让我我怎么相信你?写保证书吗?

信任危机导致,企业家不敢扩大投资。

一个悲观的现实是:疫情的长远冲击已经形成,消费和投资都将趋势性下降。

改变消费观念,只能指望下一代人;改变投资观念,只能指望下一代企业家。

关键词: 制造业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