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亏损超8亿,几度卖壳易主后,哈工智能跨界锂矿自救?6座锂矿浮出水面_世界快播报
2023-02-10 12:57:06    时代周报

何明俊

来源: 时代周报


【资料图】

哈工智能又“另谋出路”了?

2月8日晚,哈工智能披露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鼎兴矿业70%股权(鼎兴矿业直接持有兴锂科技51%股权)及兴锂科技49%股权。同时,公司拟向实控人之一艾迪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哈工智能还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控制一定的含锂瓷土矿资源并掌握其采选技术,形成新能源行业的上游供给能力,未来还将积极探索向下游碳酸锂生产业务的延伸路径,在原有智能制造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对新能源板块业务的切入,打造上市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这不是哈工智能的第一次业务变动。1995年上市以来,哈工智能已先后三次更名、二次易主,主业随着每一轮实控人的变更而变换。

收购锂矿企业,是否意味着哈工智能将彻底转型成锂矿企业呢?

就收购、转型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哈工智能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的智能制造主要应用到汽车行业,公司考虑降低相关行业的业务占比,降低对单一行业的依赖,向一些现金流、毛利率比较好的行业转一下。”

或受收购消息影响,2月9日哈工智能开盘即涨停。2月9日收于8.38元 /股,市值63.8亿元。

业绩不行,锂矿来填?

2017年8月,在新实控人乔徽、艾迪入主后,友利控股完成重大资产购买,主营业务新增智能制造业务,随后更名为“哈工智能”。

在这场交易中,哈工智能通过现金收购天津福臻工业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切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投资设立海门哈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并以现金方式收购苏州哈工易科机器人有限公司49%股权,拓展了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业务。随后,哈工智能将原有的氨纶业务出售,公司主业聚焦智能制造业务。

财报显示,哈工智能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业务,围绕工业机器人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目前涵盖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和销售(工业机器人本体)、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及工业机器人一站式服务平台(工业机器人服务)三个子板块。

只不过,除了2017年外,哈工智能的业绩并未有太大起色。

2017年至2021年,哈工智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2亿元、23.83亿元、17.37亿元、16.18亿元和17.22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1.2亿元、0.41亿元、0.06亿元和-5.88亿元。

2022年三季报显示,哈工智能实现营业收入10.19亿元,同比下滑13.59%;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暴跌460.2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大跌329.03%。

面对如此下滑幅度如此之大的业绩表现,哈工智能并未能通过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扭亏为盈”。

2023年1月31日,哈工智能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亿元至11.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04亿元至11.54亿元。

对于大幅度下滑的业绩,哈工智能解释称,自2018年四季度下游汽车行业低迷及前三年因疫情的影响,截至目前行业基本面没有得到实质改善,行业竞争激烈,加之公司在此期间着力于拓展新的业务,抢占新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盈利空间,导致公司2018至2021年度签订本年度结转收入的项目毛利率较低甚至于亏损,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2022年12月,哈工智能与苏州福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意向书》,拟向该公司出售持有的天津福臻工业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2022年6月,哈工智能子公司海宁哈工我耀机器人有限公司向上海昇视唯盛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海宁哈工现代机器人有限公司30%股权。

主业表现不行,哈工智能打算切入新能源“自救”。据哈工智能公告,拟收购的两个标的公司——鼎兴矿业和兴锂科技财务表现均不错。2022年,鼎兴矿业实现净利润4.18亿元、兴锂科技实现净利润3.09亿元。两者合计实现净利润7.27亿元,接近哈工智能2022年业绩预告的亏损下限。

“什么时候完成交易可以关注公告,我们每个月基本都会发一个进展情况。”前述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收购方案没有大的调整,那么收购完是会合并报表的。”

几度易主难逃卖壳命运

哈工智能最初登陆资本市场的证券简称是“蜀都A”。

1995年11月28日,蜀都A上市,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当时,蜀都A的控股股东为成都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然而,蜀都A上市后的业绩表现平平。随着时间流逝,蜀都A业绩开始逐步下滑。上市当年,蜀都A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净利润0.26亿元。到2002年时,蜀都A营业收入已不足1亿元,净利润更是低于上市当年的0.26亿元。

经营时间越长,业绩表现越差,蜀都A开始寻找重组对象。2003年,双良集团接手蜀都A,证券简称变更为“舒卡股份”,主营业务更换为生产、销售新型纺织机包装材料,实控人为缪双大。

只不过,缪双大的入主也没改善舒卡股份的状态,业绩表现更是起伏不定。

2003年至2008年,舒卡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3.37亿元、2.89亿元、4.66亿元、12.05亿元和11.49亿元;分别是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0.13亿元、0.06亿元、-0.12亿元、2.28亿元和0.83亿元。

2006年10月,舒卡股份通过非公开定增募资,以1.3亿元价格从双良科技处收购江苏友利特纤有限公司75%股权。2008年1月,舒卡股份完成8.1亿元非公开定增,资金投向氨纶业务。2009年5月,舒卡股份正式更名为“友利控股”

然而,氨纶行业早已在2002年至2003年便已出现过热迹象。

2003年至2004年,舒卡股份氨纶毛利率尚保持在17%。2005年后,毛利率已不足1%。2007年,舒卡股份业绩大爆发,源自于2006年底置入的江苏友利。这一年,江苏友利实现净利润2.16亿元,成功挽救上市公司业绩,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

2014年,友利控股旗下业务陷入困局,“卖壳”被提上日程。2014年12月,友利控股进入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程序。2015年5月,友利控股抛出震惊市场的96亿元重组案,宣布置入中清龙图股权等值部分,预估增值率2309.57%。

96亿元公告一出,次日开盘友利控股迎来17连板。命运与友利控股开了一个玩笑,在96亿元重组案宣布不久后,中清龙图被官司缠身,逾百亿重组案不了了之。直到2017年,友利控股才找到乔徽、艾迪接手上市公司,公司也从“友利控股”变更为“哈工智能”。

即便是更换了实控人,哈工智能似乎也难以逃离“注入资产-业绩增长-亏损-卖壳”的命运。有投资者表示,如果收购成功,开盘20个涨停。也有投资者担忧,如果收购成功,将会增加大量商誉。

哈工智能此次收购,也牵出了一个隐秘的锂矿家族——交易标的2家锂矿企业背后的江西宜春张氏家族。据媒体梳理,张氏家族近2年先后与5家上市公司发生交集。张氏家族手握6座锂矿,矿界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6000万吨。2021年,有公司预计,张氏家族6座锂矿年产碳酸锂当量约2.3万吨。一名与张氏家族有过接触的人士介绍,该家族并颇具商业头脑,近2年享用锂矿盛宴后崭露头角。

但在几轮暴涨之后,锂价已经大幅回落,这场“盛宴”又能持续多久?显然,在投资者看来,哈工智能此时从机器人业务跨界至锂矿业务,无疑是一场豪赌。

关键词: 友利控股 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