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城市17个月来首次超下跌城市,楼市回暖了吗?
2023-02-20 16:25:03    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房价上涨城市17个月来首次超下跌城市,楼市回暖了吗?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6个和13个,比上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15个,比上月减少1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6个,个数与上月相同。

按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情况来看,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上涨城市达到了36个,这也是近17个月来上涨城市数量首次超过下跌城市数量,且新增上涨城市数达到了21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数仍然远低于下跌城市数,但新增上涨城市数也达到了6个,反弹也比较明显。

而同比情况来看,变化不大,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上涨城市只有15个,且比上月减少了1个,二手住宅价格上涨城市则与上月相同,仍为6个。主要原因是,去年整体呈现住宅价格不断走低格局,1月份的价格高于此后多数月份的价格,导致1月份同比价格上涨城市无法像环比一样增加,能够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已经不错。

那么,商品房住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城市增多现象,是否意味着楼市已经回暖了呢?房价也将停止下跌,甚至出现上涨现象呢?很显然,仅仅1个月的数据,是不足以支撑楼市已经回暖这样的结论的。从整体上讲,楼市仍然处于雷声大、雨点小,政策温度高、居民热情低,表面很热闹、内里很冷清的格局。居民对购房,没有表现出热情增高、动力增强的姿态,更多的仍然用等待观望或冷静观看的方式对待。

从广大居民的心理反应来看,对政策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对“房住不炒”定位则坚信不疑。广大居民普遍认为,中央提出“房住不炒”定位,是充满诚意、充满爱民之情的,不可能让房价再像前些年那样上涨。而地方政府出台的鼓励和刺激房地产市场政策,包括金融机构出台的降低房贷利率、放宽房贷投放标准等政策,都不可能突破“房住不炒”定位,不可能鼓励炒房。只要不炒房,房价就不可能再快速上涨。即便上涨,也是有涨有跌,此涨彼跌,不会永远上涨。因此,没有必要再匆忙买房,尤其不要再远超家庭和个人实际能力购房。

从广大居民的住房观念来看,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住房,而更多是只要有能够让自己居住的房屋。自然,租房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尤其是年轻人,不再希望因为购房而让自己的生活水准大大降低,让其他方面的消费全部为买房让步,甚至牺牲孩子的学习、牺牲父母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快乐,他们不再想过“房奴”的生活。就算做“房奴”,也要比哥哥姐姐们做得快乐,而不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们不想急着买房,而想等到积蓄达到一定水平后买房。这也是近两年来为什么居民储蓄又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广大居民的投资思维来看,已经不再把住房作为唯一的,或者最有效的投资品,而是把投资目标放得更高、更广。因为,只要坚持“房住不炒”,住房就没有什么投资价值,而只有居住价值。只要住房满足居住功能,就不会出现价格快速上涨现象,不需要将其当作投资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居民对投资品的选择,就会眼界更宽、思路更广,甚至可以容忍通过储蓄来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这种思维和思路的转变,也就导致广大居民购房的热情减弱。真正需要购房者,就是已经手握一定资金,不需要当压垮自己身躯的“房奴”者,自然,指望购房再像前些年那样热热闹闹,感觉可能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1月份新建住宅价格出现上涨城市增多现象,并不是楼市回暖的标志。楼市在政策的刺激和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弹,但很难出现明显回暖现象。要想楼市回暖,最根本的还是两条:一是降价,二是增加居民收入。前者不是开发商能够左右的,要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所有利益关联者,都要有降价意愿和想法;后者则需要经济的回暖、就业的稳定增加、居民收入的有序增长,特别是股市,不能当“老虎机”,要成为印钞机,否则,也会对楼市回暖产生伤害。即便股市回暖,会占用一部分社会资金,但如果股市能够赚钱,对居民购房的信心是能够增强的。股市和楼市,并不是绝对的此升彼降。

关键词: 商品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