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小银行的股价玩起了过山车,比山寨币还刺激
2023-03-15 15:14:22    腾讯网

混迹赌桌间的赌徒们,有一个说服自己继续押注的理论:

只要本金足够多,一直赌下去,总会翻本。


【资料图】

但,在实际赌局中,赌桌不等人,很难有人可以短期内不停地拿出现金放在赌桌上使他处于不败之地。

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中,硅谷银行就是那个赌徒。

而且,你很难想象,可以被称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人的银行家们,不少都是这样的赌徒。

昨夜开盘后,美国大批的小银行( 区域性银行 )迎来了历史性的集体暴跌:

市场瞬息万变,文末还有个反转图

所以,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这些银行的股价在崩盘?

答案是,投资者们担心这些银行发生挤兑风险,疯狂卖出股票。

我们先简单描述一下什么是挤兑: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用低利率( 比如 2%)从公司和个人手中吸收存款,然后用钱去做高一点的利率( 比如 4% )的投资,诸如放贷款、买国债。

这 2% 的利息差扣掉收不回来的坏账,再扣掉银行的运营成本,交完税后就是银行的利润。

如果银行的生意出了问题,如大量贷款收不回本息、利差小于成本等,那么银行就会出现亏损迹象,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闻风而动的客户就会一窝蜂地去银行取款,以保证自己的存款安全。

实际上,银行可能只是浮亏,他们买的债券、放出去的贷款,总有收回来那一天,储户的钱不会怎么样。

但,用户们的集中取款,把银行手中的现金榨干了,那些远期的债券和贷款短时间内无法变现,于是银行就被拖垮了。

这,就叫挤兑。

甚至,产生挤兑的原因可能都不是银行自身有浮亏或是经营不善,而是莫名其妙的因果。

一个比较恰当的例子是南京的 P2P 钱宝网( 业务与银行有相似之处,我们用其类比 )。2016 年,南京楼市火爆,一二手倒挂严重,人们买房热情高涨,南京人民为了摇号冻资,集中从钱宝网提现了 300 亿,产生了挤兑,钱宝网就此暴雷。

硅谷银行的崩溃,也差不多。

硅谷银行是一家加州地方银行,主要是为硅谷的科技行业提供服务。它一边吸收风投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存款,一边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2020 年开始,为了抗击疫情,美联储开启印钞机,创投行业也被大水漫灌了。这带动硅谷银行的存款金额从 2020 年底的 1019 亿美元增长到 2022 年底的 1731 亿美元,两年增长了 69% 。

当时大水漫灌,科技公司们也不缺钱,没处放贷款,所以硅谷银行转手就去买了美国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等资产,这部分证券的收益率在 1%-2% 之间,还是有得赚的。

到 2022 年底,硅谷银行向公司发放的贷款(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 )占比仅为 35%,而买的国债和 MBS 等证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投资 )占比约 55% 。

国债和 MBS 都是相对低风险的投资,在钱没有好去处的时候多买点就多赚一点,这好像没毛病。

可惜,硅谷银行在这场赌局中犯错了,他身上有两个致命缺陷。

首先,在储户资金暴涨的情况下,他并没有适当提高自己的现金量,甚至手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还是跌的。。。

其次,硅谷银行的客户过于集中,科技企业占大头。

因为宏观环境变差,2022 年科技巨头都在排队裁员,初创企业就更没米下锅了,于是它们开始从硅谷银行取钱。硅谷银行的存款开始净流出,2022 年全年存款总额下降 160 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联储从 0.25% — 4.75% 连绵不断地加息,让他们手中的债券类资产价格大跌,出现了浮亏。( 原理举个例子:你手中有 1% 利率的债券,但现在市面上新发行的债券都是 4% 利率的,那么你为了手中债券有卖掉的竞争力,就必须折价,弥补那 1% 与 4% 的利差 )

截至 2022 年末, 硅谷银行的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 HTM )的总规模为 913 亿美元,“ 浮亏 ” 了 152 亿美元,而硅谷银行的净资产也就 163 亿美元,按账面看,它快要资不抵债了。

硅谷银行就这样被架在火上烤,一边是硅谷的科技公司们纷纷提款,一边是为了满足提款需求不得不卖出手中的债券类资产。

不过,虽然科技企业们为了经营取出来的钱虽然多,但还谈不上挤兑,硅谷银行亏点也就亏点,大不了慢慢赚,撑到债券到期硅谷银行连本带利拿到钱来再提款,全没问题,就当无事发生。

但,赌桌没有如果,赌桌不等人。

3 月初,硅谷银行获悉穆迪将以 “ 未实现亏损规模过大 ” 为由调降其信用评级,为了避免评级下降导致储户出逃,在财务顾问高盛的建议下,硅谷银行的管理层最终决定甩卖证券,提高流动性,并通过融资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3 月 9 日,硅谷银行公告出售 210 亿美元证券,由此产生了 18 亿美元损失,超过 22 年 15 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时,硅谷银行希望通过股权融资,募集 22.5 亿美元的资金,缓解压力。

这一套操作下来,反倒引起了恐慌。。。

金融圈的都是人精,听说硅谷银行缺钱,立刻劝创业圈的公司赶紧取钱,生怕晚了就取不出。( 金融圈投了创业圈很多钱 )

储户们在 3 月 9 日一天内的提款规模就达到了 420 亿美元,接近硅谷银行2022 年底存款规模的四分之一,形成了挤兑,硅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

3 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发布声明,宣告硅谷银行破产。

为了维持储户对美国银行体系的信心,3 月 12 日晚,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救场,宣布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都会得到兑付。硅谷银行的挤兑暂时解决了。

俗话说,当你在厨房看到一只蟑螂时,实际一定会有更多的蟑螂。在众多银行中,硅谷银行不是个例。市场正在拿着放大镜寻找这些新的 “ 蟑螂 ”。

3 月 12 日,美国财政部以存在系统性风险为由关闭总部设在纽约州的 “ 签名银行 ” ( Signature Bank ),这家银行跟硅谷银行有相同的特征:

客户非常集中,并且这些客户境地不佳。

签名银行 27% 的存款来自数字货币行业的客户,这些客户由于数字货币行业的低迷而缺钱,也在大量取款。

文章开头图片提到的众多股价大跌的银行中,跌幅高达 60% 的 “ 第一共和银行 ”,也有着与硅谷银行相同的另一个特征:

手上的债券爆亏。

第一共和银行 2022 年在 “ 房地产抵押贷款 ” 上浮亏了 193 亿美元,超过了 174 亿美元的总股本,账面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一旦发生挤兑,倒闭也是第一共和银行的终局。

虽然挤兑还没有发生,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总是先行一步,爆卖它的股票。

与这些小银行( 区域性银行 )相比,大银行们的客户更为分散,不容易挤兑,并且资本更雄厚,也没那么怕挤兑。

所以,周一摩根大通银行和富国银行的股价分别只下跌了 1.8% 和 7.1% 。

有趣的是,美联储下场救市后,市场对 2023 年下半年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正在飙升,长期国债价格也开始上涨。

之前产生的危机,不再那么像危机了。

赌桌上的其他玩家们,熬过了低谷,可以继续叫牌了。

本篇稿件发出,美股又开盘了,昨晚暴跌那些银行,又迎来了暴涨。

这过山车,太刺激了,比山寨币还刺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