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看点】时隔近半年,人民币汇率再次“破七”:释放什么信号?如何解读?
2023-05-20 16:22:29    腾讯网

2023年5月份,中国的人民币,在全球货币环境中的动向,值得关注:

5月17日、5月18日两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延续几个月以来跌势,并相继于5月17日亚市上午、下午时段突破7.0的整数关口。

截至5月18日16时30分,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日下跌0.51%、0.46%,至7.0467、7.0275,均为去年12月末以来盘中新低。


(资料图片)

5月17日19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徘徊在6.9939附近,盘中一度跌至年内低点7.0049;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则触及7.0094,盘中一度跌至年内低点7.0225。

时隔近半年,人民币汇率,盘中再破7字大关。一时间,马上就又开始大量刷屏,各种制造焦虑的观点就又出来了。

虽然类似制造焦虑在过去几年都很常见。

但2023年以来的这几个月,特别频繁。

通胀稍微一涨,就说要大通胀。通胀稍微一跌,就说要大通缩。

现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大了一点,触及到了一个敏感节点,各种野路子,为了博流量,无知愚昧,甚至是夹藏私货,裹挟私利意图的炒作和观点又来了。

当然,这是中国经济和金融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但是有些本质,还是需要说清楚。

1

2023年5月,离岸、在岸人民币齐破7,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5月17日,离岸人民币时隔近8个月再度对美元跌破7关口。截至北京时间同日13:3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0144,美元/人民币报6.9978。16时左右,在岸人民币也跌破7关口,报7.0017, 美元/离岸人民币维持在7.0168附近。

5月17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为年内首次。

在岸市场开盘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亦一路走低并逼近“7”关口。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242点至6.9748。

从经济理论基础出发:汇率是平衡一个国家和经济体国内和国际双边的重要杠杆指标。

以人民币贬值表现为例:

人民币贬值会使中国的出口商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从而提高出口水平。

但是,同时也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此外,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导致外资流出,从而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这次的表现来看,假如以美元计价,人民币的购买力贬值了近4%,而受此影响,人民币资产也受到一定冲击。

比如,当下股市、房市、车市等与外循环联系较为密切的资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

所以,是不是可以说人民币的贬值、升值是事关所有中国家庭购买力的大事吗?

不能,实际上这就是很多互联网财经分析偷换概念的关键所在:

中国是货币管制的国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于中国国内宏观和产业,以及投机资本的流向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对于国内微观经济,特别是居民消费和购买力,没有直接影响。

大家想想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能不能在中国国内流通消费就行了,别说买房买车了,拿着百元面额的美元,去吃顿烧烤试试?

1:7如何?1:20又如何?货币管制的环境里面去讨论汇率对购买力的影响,是典型的利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讹诈和欺骗行为。

看懂这个本质,至关重要。

实际上,3月份以来,人民币就进入了本轮温和贬值的小周期,并且贬值的幅度是略微大于美元的升值幅度,意思是人民币价格的走势接近于美元价格的走势。

而之前的情况是,人民币的价格走势往往是强于美元价格的走势。

这说明了,人民币本轮贬值出现了新情况。

但其实这都还属于金融市场的正常波动,并不需要过度去解读。

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也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市场走势等有关。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预期改善,国际收支自主平衡,外汇储备规模继续稳居全球第一,良好的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

总的来看,今年人民币汇率仍将双向波动,总体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金融市场,正常波动而已,而且对中国国内经济和消费环境没有多少影响,就算不考虑外汇管制,那么中国的外汇储备的防火墙难不成是假的?

当前在中文网络上,这种制造焦虑,唱崩中国经济的声音越强,越多反而说明美国越着急。

因为普通中国人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这些宏观动向,顶多也只是担忧而已。

那些会到处刷屏,刻意制造焦虑氛围的人,大概率只是美国经费产物而已,当然,也有可能是西方经济学信徒,只会无脑拿来主义还用不到点子上的忽悠。

事情并不复杂,就是这么一个事。

2

原因和影响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民币贬值?将带来哪些影响?

汇率走势,肯定是有很多方面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

这次汇率破7,主要也是外因和内因,还有全球经济风险因素,三方面的因素。

这里展开为大家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首先外因,就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进度,正在进行“重新定价”:

美元在2022年3月份首次加息以来,持续十次的加息,快速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类似活期存款的利率)推高至5.0%~5.25%。

受此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之前的比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接近2.5个点,到当下的比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接近1.0个点。

这次“破七”依然有美联储的影子,美联储的态度依然偏鹰派,导致美元指数整体偏强。5月3日,美联储再度加息了25个基点。Wind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涨幅超1.2%,5月17日盘中一度升至103.0396,创4月4日以来新高。

不过,大多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美国通胀率持续回落,美联储本轮加息已经到达尾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芝商所)的加息预测工具显示,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年底美联储利率将降至4.5%左右。

共识之下,美元走强,就导致了人民币的走弱,这是非常明显,也很好理解的外部因素。

其次,就是内部因素:

欧美经济虽然处于高通胀之中,甚至到明年有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但是,中国经济因为与欧美经济所处的周期不同,整体韧性较强、潜力较大,长期复苏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不过,中国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也会遇到一些小插曲、小曲折,而从2023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公布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数据的情况,也反映出中国经济这一轮复苏,事实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利的表现。

特别是中国4月份CPI和PPI数据走低,CPI降到了0.1%的低位,带动了降息预期。

经济承压,就会有货币刺激的预期,而这样的预期,进一步去考虑就是货币放水的可能性,此消彼长,汇率贬值的动向不就是对这种预期的一个交易表现?

最后,就是全球经济风险因素的干扰。

这里说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债务上限风险导致的美债违约,导致全球资本对美元“现金为王”,需求挤压美元升值。

另一个,就是美国银行业的风险依然在持续酝酿发酵,也导致了美国国内各路资本持有现金的偏好从3月份以来持续提升。

内外需求形成了共振,大家都抛美债,拿着美元现金,美元肯定走强。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2023年开年以来,中国外贸创造的贸易顺差仍然保持在过去10年的高位。

高增长的顺差,是需要汇率配合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国家也有充分的理由,一定程度上去放开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束缚。

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稳定就业。当然对于进口产品来说,可能会有略微变贵一些。

人民币汇率适度走软,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复苏,因而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人民币越坚挺越好。

其实人民币最坚挺的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

比如1955年到1970年,1美元相当于2.4618元人民币;1971年到1979年,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267元换1美元升值到1.496元兑换1美元。但当时中国出口量极小(人民币太贵,出口没有竞争力),国内极度缺少外汇,那时老百姓很难换到外汇,也很难因私出口,更谈不上到国外血拼了。

改革开放之后人民币适度贬值,并接受制造业的转移,才逐步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

汇率高低只是一个数字,适合自己现实情况、有利于经济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3

趋势研判:接下来,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国内经济走向,该怎么看?

人民币汇率究竟如何波动才对中国经济有利,一直以来是争论不休的,但官方一直的口径都是人民币汇率要“双向波动”,大幅升值或贬值都不具备实质性的基础,只有双向波动,才能模糊预期,避免资金出现一致性的选择,大幅升值或贬值对中国经济都是不好的。

汇率主要是通过进出口的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升值对进口有利,贬值对出口有利,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国内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国外商品,人民币相比外币更值钱了,自然是进口的商品更便宜。

而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外币可以买到更多的中国商品,对刺激出口创汇是有利的。

汇率涨跌,没有绝对对错好坏之分,只有经济现实如何需求,是否能够契合经济阶段特征的说法。

汇率政策和汇率波动,在中国很多时候要视国内经济状况进行相机抉择:

如果国内经济比较疲软,就需要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改善外贸状况,提高进出口这架拉动经济的马车的增速。

如果国内经济复苏强劲,甚至有过热迹象,就需要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刺激进口,防止外贸这架拉动经济的马车跑得太快,为经济降一降温。

把汇率和国内经济的关联搞清楚了,那么对于接下来的汇率走向,其实就有一个比较理性科学的研判方向了。

值得注意的一个事情:

美国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国家汇率坚挺,把谁列入汇率操纵国;

反而因为一些国家(地区)货币贬值,被美国认为是汇率操纵,要使用大棒来干预。

最经典的案例是,日本经济快赶上美国的时候,被美国逼着让日元持续升值,最终搞垮了日本经济。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是制造和出口实体商品来赚钱的;

美国是出口货币美元,操纵利率来赚钱的。

接下来,中国经济谋求复苏和持续发展,人民币稳中向下,才符合逻辑,至于贬值多少合适,什么时候需要干预控制节奏,什么程度才算合理,别的国家不好说,但是中国国家,一定能够在几个关键点上说一不二。

对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这个事情,有些观点和所谓分析的大惊小怪,其实完全没有意义,甚至还有将人民币贬值当做唱空中国经济的理由,更是只能制造焦虑,吸引流量而已。

当下真正应该要做的是合理引导市场的预期,不做过多的主观性解读,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正向的舆论环境才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汇率波动,影响不到赚人民币花人民币的国内经济环境,影响谁谁去急,谁去担忧,是不是?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接下来的复苏,外贸马车延续发力,提供增长的意义,非常重要。

契合现实,有依有据。再说一次:汇率涨跌,没有绝对的好坏,在中国,就要坚定相信国家意志和顶层设计的选择。

2022年,尝试通过“唱空做空中国经济”动作,然后在汇率市场里面套利发财的投机资本,这一次,敢不敢来沽空发财?

以往人民币汇率跌破“7”整数关口时,部分海外投机资本总会借机押注人民币继续下跌,但此次外汇市场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踪影。

金融博弈,就是这么现实和有意思。

结合人民币汇率经济的可能趋势,普通个体该如何看清主线,指导行动?

文章最后,不谈什么宏观大词,复杂逻辑,回到中国国内经济环境,站到普通个体的角度来看,基于对人民币汇率动向和后续走向的分析和讨论,该如何看清主线,指导行动,和大家分享几个独家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各位读者朋友讨论和参考:

1,从现实来看,目前中国央行又来到了保利率还是保汇率的关口。

虽然目前人民币走贬,但短期内应该不太会干预汇市。

其原因在于,当前人民币疲软与中国经济基本面走势息息相关,只有经济向好,才能带动人民币重新走强。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这可能就要先降息,或者加快货币宽松的效率,以拉动经济重启。

不保利率,不管汇率,那么利好中国国内的资产和金融市场。当然,这也是当下中国国家想要实现的一个明确方向。

2,人民币适当地贬值并不是坏事。利率是人民币对内的价格,汇率是人民币对外的价格。利率下行可以促进投资、消费,汇率下行可促进出口。全球消费比较低迷,今年外贸压力比较大,今年出口数据比预期的好,但主要是服装、钢铁、陶瓷等传统产品,高新技术生产出口按美元计下降13.4%。

人民币适当贬值可以稳住外贸,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但是这不是做空人民币套利的理由,特别是当下全球去美元浪潮之下,相较其他货币而言,持有人民币才是平衡安全和价值的更优选择。

3,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汇率要保持稳定,避免大涨大跌,所以今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趋势性大涨或大跌的行情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不管是7,7.2,还是其他所谓的什么关口,国家层面一定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动作。

总的来看,接下来中国的经济,还是以稳为主,稳中求进为主线和规划思路。

和国家的主线以及规划在同一个频道里面,安全第一,求稳谋进,是属于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家庭,最优策略。

风高浪急,海货必然涨价,不去贪嘴,避开风浪,吃清淡点,才是理性选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