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到底该不该出招? 世界球精选
2023-06-12 16:12:33    腾讯网

政策到底该不该出招?

政策到底该不该出招?取决于你相不相信政策可以矫正市场失衡、使经济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而眼前,我们单纯依靠目前的政策力度是否还能够稳住经济而又不引发经济自我收缩(加速去杠杆)?

笔者以为,应该,起码别出收缩性的政策!!


【资料图】

1

最近,经济圈讨论政策该不该出招的问题火了。

经济学者几乎清一色建议,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扩张性政策。

其中以经济学家余永定做的一场演讲最具有代表性,演讲中说:

中国财政当局有必要提高赤字率、增发国债;货币当局应该进一步降低基准利息率。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财政政策别被赤字率约束、多发债,货币政策还可以再降息!

随后一些网红经济学家也提出如果再来4万亿会怎样的猜想......

与之相反,评论区(大众)对于政策在扩张却表现出极大的厌恶。

其顾虑主要有两个:

1、再扩张,水也流不到我们手里,反而有可能因为通胀而货币贬值;

2、人民币对外贬值,地方债务压力巨大,还能、还敢继续扩张吗?

针对政策该不该出招,相信不少人心中都充满了疑问。

笔者也看了不少号说这个问题,但都没有说到点上。

在当前经济的约束条件下,政策应该出招。至于出招如何解决民众的担忧,则是招数的效率和沟通的问题。

注意,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约束条件”“效率”和“沟通”!

2

为什么要说约束条件?

因为脱离约束条件谈什么问题该不该都是耍流氓。

就比如,大家都知道负债有风险,可为什么还要负债买房买车?

就因为大部分人的约束条件是:买的时候,手里没有那么多钱!

那么,当前经济的约束条件是什么?

是生产效率在自然下降,拉动一个单位的GDP需要N个单位的债务扩张。

具体表现就是宏观杠杆率增长得非常快,而经济增速却在逐渐下行。

2008年之前,这个问题还没有那么突出,直到次贷危机发生后,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纷纷转向供给侧改革。

其根本原因是,各国发现单纯地鼓励居民买买买的需求侧刺激措施短时间可以把经济拉起来,但很容易引发信贷无需扩张的风险——债务高增。于是,各国认为要想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还必须要回到生产端,即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同样,我们的高层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

2010年,刻意压缩银行贷款投放(今年4、5月份也如此);

2014年,地方债务置换;

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去杠杆压缩国企债务、资管新规;

2020年,去房地产杠杆......

总之,这十几年的所有经济问题几乎都是在围绕“如何确保在经济不失速的情况下,让债务增长得慢一些”。

眼前,我们讨论政策该不该出招无非是上一句话的翻版。

政策该不该出招完全可以等价于我们每个人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与债务增速的问题。

现实是:

如果继续肆无忌惮地扩张,经济短时间能起,但债务增速会比经济增速更快,为未来埋藏更大风险;

如果不扩张,单靠经济自身的韧性,很容易出现加速去杠杆引发金融风险。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眼下和未来的取舍问题。

3

高层一开始的态度是:扩张,但要“拘谨”些。

今年大会后,笔者也多次提到今年的政策有意在确保经济回到正轨的情况下遏制债务扩张,特别是地方债务。

而且,遏制债务扩张一时还占据了上风。

具体表现有二:

1、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2、央行货币政策多次提到“总量适度、节奏平稳......针对信贷投放,删去了“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要‘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

翻译一下就是:货币政策要主动控制信用扩张,财政政策要多注意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一季度经济短暂兴奋后,内生动力劲头不足。

所以,问当前政策要不要出招,就需要判断:单纯依靠目前的政策力度是否还能够稳住经济而又不引发经济自我收缩(加速去杠杆)?

答案不言自明,最终的答案也会在最近俩月揭晓。

因为政策第二轮发债已经前置,资本市场也在押注这一判断。

4

那么关于民众的两点疑虑,该如何解决呢?

沟通,多采取效率更高的措施!

其中,沟通非常重要。

目前,民众之所以对于继续靠发债和降息的举措不感冒,其根本原因是质疑它的效果。

比如,发债搞投资大家认为投资的边际效率越来越低,再配合降息等宽货币政策把M2推高,大家会认为钱印得太多了。而印的钱流不到大部分人手里,未来还要承受通胀的困扰......

再比如,人民币汇率到底会不会制约货币政策宽松,地方债务风险除了“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还有没有更细节的东西。

这些疑问都需要政策通过“前瞻性指引”向公众传达。

你客观公正,民众自然理性!

所以,笔者认为,官方应该出一些专栏,用科学而通俗的语言向民众传达政策目标,提前告诉民众遇到了什么问题,打算采取什么举措,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举措......

只有大家明白了,顾虑少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自然也就少了。

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出了4个专栏专门说一些热点问题就非常好。

如果能再通俗一些再多一些民众关心的话题让更多的人看到就更好了。

至于效率。

解决的办法在金融,在于提高金融效率。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体中企业杠杆率普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因为我们的融资结构中银行放贷占了大头,股权市场不够发达。只要企业借钱,必然是以债务的方式存在!

这个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居民储蓄非常高,而投资的地方却很少,大多以银行存款的方式存在。

这也导致我们的金融市场还不能够有效地将有钱人与需要钱的人联系起来,企业借着高利息的银行贷款,居民拿着低利息的银行存款。

这才是我们内部经济失衡的一大问题!

总之,笔者认为眼前转移居民杠杆是关键,政策必须发力,且不可出现过激的刺激消费举措。长远还是要想办法通过改革把经济效率搞上去,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上缓和一会儿保经济一会儿去杠杆(风险)的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