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2021年预亏130亿 出栏目标远低于同业恐难重回“猪王”?
2022-02-09 13:49:05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科技投资》罗晓凡

1月21日,温氏股份(300498.SZ)披露,2021年全年预亏130亿-138亿元,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同期下降275.06%~285.84%。截至发稿,温氏股份成为位列公告亏损额第五的A股上市公司。

在本轮猪周期仍在持续、生猪价格仍未探底的情况下,2021年温氏股份生猪销售均价17.39元/公斤,显著低于养殖完全成本,公司陷入深度亏损。

目前,多家机构均指出,本轮猪周期拐点或于2022年下半年出现。记者对比行业头部猪企出栏规划数据,温氏股份预计到2023年出栏量在2600-3000万头之间,这一目标远低于同行数据。

温氏股份曾因主动控制出栏规模而“错过”2020年猪市行情上涨时期,龙头地位被夺。在新一轮行情来临之前,温氏股份能否把握时机,避免被同行赶超的剧情“重演”呢?

业绩巨亏

截至2月7日,温氏股份以130亿元的预亏金额成为A股2021年公告亏损额第五名,本次也是温氏股份上市以来的净利润首亏。温氏股份的主要业务是肉猪的养殖和销售,兼营肉鸡、肉鸭等家禽的养殖与销售。

因养禽市场行情有所好转,温氏股份养禽业务整体保持盈利,但2018年-2020年业务营收占比约六成的养猪业务则处于业绩低谷。公司解释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系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公司外购部分猪苗育肥、持续推进种猪优化等因素推高养猪成本。

另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2021年温氏股份摊销股权激励费用约5亿元,对目前存栏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初步计提了减值准备约25亿元,同时,公司为应对行业低迷期而增加融资,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

根据温氏股份披露的数据,公司生猪销售均价已跌破成本线。2021年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321.74万头,生猪销售均价17.39元/公斤。成本方面,2021年11月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7.6元/公斤,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25元/公斤,第一季度甚至曾达到30元/公斤。

温氏股份在2021年10月15日的投资者调研中也解释了养猪成本异常的原因,高层表示,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年初,“公司生产情况处于低谷,能繁母猪数量、质量及部分生产指标等都处于较低位置,自产猪苗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导致猪苗成本较高。为了保持合作农户队伍及干部员工稳定,公司外购了部分高价猪苗进行育肥。”

温氏股份2021年第一季度的肉猪出栏量中外购仔猪比例约达到30%,直至2021年5月温氏股份才表示“公司近期已暂停外购仔猪”。而先前高价购买的仔猪直至当年11月底才基本消化完全,11月份出栏肉猪里外购仔猪育肥占7%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002714.SZ)也在前几日公布了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营收为770亿元至8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至80亿元,虽然净利大降七成,但总体仍保持盈利。

两者在业绩上的差别,或与养殖模式的不同有所关联。在行业头部上市猪企中,牧原股份属于“自繁自养”模式,温氏股份属于“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新希望(000876.SZ)和正邦科技(002157.SZ)等公司则两种模式兼有之,除了牧原股份,上述猪企均需外购仔猪,易推高养殖成本。

在2021年11月的投资者调研中,牧原股份称目前育肥成本已降至7.35元/斤,2022年成本目标是维持在7元/斤以下。

而根据同一时期温氏股份对投资者回复的数据,公司第三季度综合(含自繁苗和外购苗)养殖完全成本约11元/斤,公司预计年底完全成本降至8.7元/斤左右,为实现2022年整体降至7.8元/斤以下的目标打好基础。

难回巅峰?

事实上,就养猪业务毛利率而言,在非洲猪瘟以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成本差距并不大,且温氏股份以“一骑绝尘”的生猪出栏量长期稳坐猪企龙头之位。

不过,随着非洲猪瘟席卷全国,2020年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生猪价格一度达到35元/公斤。彼时,温氏股份为了降低非洲猪瘟影响主动减少投苗,导致出栏量腰斩至955万头,“猪王”称号被夺。

与此同时,其他头部猪企积极“跑马圈地”,同比出栏增幅均超过150%,其中牧原股份更是凭借全年1811.5万头的生猪出栏量成为新任“猪王”。

在2020年业绩网上说明会上,温氏股份高层提及,公司相对新发展起来的同行企业来讲,在主产区的养殖栏舍出现老旧情况占比较大,改造时间较长,在非瘟病毒分布广、传播快的情况下,防控难度加大。

也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提及温氏股份为何拒绝采用牧原股份的“自繁自养”模式,公司方面表示,每种经营模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成本控制水平关键在于精细化管理能力,未来将仍以与农户合作为主要方向。

温氏股份也尝试以模式升级的方式削弱代养模式的风险程度,即由“公司+农户”模式逐步向“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迭代,而升级迭代的核心是努力提高合作农户的养殖规模、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总体养殖成本。

截至最新数据,温氏股份2021年全年出栏量为1322头,分别落后牧原股份以及正邦科技3894头、171头。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温氏股份预计到2023年出栏量在2600-3000万头之间,这一目标也远低于同行规划数据。

紧追温氏股份的“后浪”新希望、双胞胎集团预计2023年出栏量分别在6600万头、4000万头左右,而已经赶超温氏股份的牧原股份仅是2022年出栏量就规划在7000万头左右。

东兴证券2021年7月发布的研报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扩规模抢市占仍是行业变革主线,规模企业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能够有效抵御周期波动,市占率提升有助于企业蓄力下一轮周期,带来更高的业绩弹性。

对于本轮猪周期拐点,东莞证券研报指出,在能繁母猪去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三季度左右生猪供给或见顶,猪价届时达到低位。天风证券也指出,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高点对应的生猪出栏量高点,预计2022年年中左右达到本轮周期猪价低点。

在新一轮行情来临之前,温氏股份能否抢占市场份额,避免再次被同行甩开差距?针对未来出栏规划不及同业而面临的行业地位风险,记者致函温氏股份,截至发稿,公司未予置评。

关键词: 股份 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