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亿,高枕无忧?20万亿向中国招手,今年我们不能单靠出口
2023-02-04 22:22:05    腾讯网

最近流行一种观点,不说危险,但问题不小,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说的一个事儿——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6.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近3.6万亿美元。

去年我国GDP约18万亿美元,出口贡献了20%,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在增速明显放缓和其他压力下面,甚至可以说出口为我们的经济提供了主要支撑。

由此,现在有观点说今年经济走得怎么样,甚至拉长说,未来5年有多大空间,出口很关键。


(资料图)

我不大认同,首先必须承认出口是中国经济的主线之一,未来的重要程度不会下降,但如果还一味地将重心放在出口上,不大合适。

两点:

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与贸易相辅相成,2002年我国GDP1.47万亿美元→2022年18万亿美元,同时间内,贸易6200亿美元→6.3万亿美元。

不过如今时代变了,全球化受到冲击,阻力越来越大,卖东西不好卖了,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种捣乱,再把过去那种经济思维放到出口上显然不合适。

二,量大了,涨的就慢了,这个和GDP一样,去过我们几万亿美元,GDP跑到10%的增速很容易,如今18万亿美元了,再跑这么快就出问题呀。

倘若此时重心依旧在搞贸易,我们的经济大概率会成为韩日的形态,全靠外部环境,一旦有变立马受伤,把宝压在外部不是中国的传统。

因此,还得从自身上下功夫,今年如果走的顺GDP很可能逼近甚至突破20万亿美元的水准,中国的经济又进入了新阶段。

可见我们得从其他上面下功夫,当务之急有三个不足得花大力气。

第一,“多花钱”。

实际上,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家庭消费是强劲的增长动力,支撑了中国近40%的 GDP。

全球知名调查公司盖洛普观察到的根据一项为期10年的全国性调查数据,1997年约有3.5%的中国家庭年收入为3万元人民币(约合3800美元)。这一数字在短短五年内飙升至12%以上。

但自新冠以来,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疫情前,2013-2019年中国实际人均消费年均增长6.38%几乎和年均实际GDP增速相同。然而疫情三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70个基点。

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花钱了,我们再看一组数据:

去年11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85.5点的历史新低,同时2022年我们的“社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年。

虽然GDP增长放缓了,但毕竟还有3%的增速,消费竟然直接0增长,可见出口并没有明显的帮助到普通家庭,

第二,抓紧解决房地产问题。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2019 年进行的一项城镇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查显示,住房约占家庭资产的70%,抵押贷款占家庭总债务的75.9%。

老百姓的钱都在房子上,叠加家庭债务在房价推动下的堆积,不把这个舵转过来,消费起来难如登天。

再给大家看一组惊人的数据:2007-2022,中国家庭债务从不到5200亿美元增加到近1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3%。

试问,你的收入达到这个增速了么,以前房子涨价,你干花钱,如何有几个人无所畏惧。

当务之急——人口。

去年我国人口净减少85万人,要知道这个惊人的数据只是中国人口下降的开始。联合国曾预计,如果我们还是当下的节奏,本世纪末人口会减少到7亿。

值得欣慰的是,当下我们的劳动人口能够保持在8、9亿的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加重下必然减少,这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不可谓不大。

当然,我们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否则也不会有“二孩”,鼓励“三孩”的政策出来,不过显然还不够。

上面说的三方面算是我们在练内功,三者齐动经济内在动力必然充足。相信很多人也看出来了,消费、地产和人口相互关联,都可以一带二,二带三。

归根到底还是手里没钱,哪个都不会轻易尝试,想想怎么让你手里的钱多了起来,最直接、副作用最小的当属老板多给你发工资,老板哪来的钱,企业收入来源。

因此,怎么让企业活下去,富起来就是当务之急,那就得卖东西。卖到国外最好,可目前看国际环境不好,不能押注在外部,只能对内。

国内市场需求怎么增加——目前看就是信贷,有了钱有需求,企业就有收入来源。问题来了,信贷也不能放纵,只有产生的价值超过负债,长期看就是正向的。

例如,买汽车,你只有5万,想买的车价值15万,只能借10万。共计15万的资本纳税,再进入4S店,再到车厂、零配件贸易商等等,最终价值只要高于信贷的10万,经济运转自然没问题。

所以你会发现,央妈又是扩大信贷,又是降低利息,各种手段刺激消费,但就是不直接发钱。

倘若和西方某些国家一样,直接发现金,看似经济火起来的来了,其实都是假象,通胀的恶果哪个国家都吃不消。

看看当下全球债务违约的国家,或者到处借钱的国家,始作俑者基本都是通胀,因此只要不发生通胀,任何金融手段即便有些许缺陷亦可以使。

说来说去一句话,今年出口我们是要的,但更关键的要靠自己,因此必然解决内部问题,一旦根基打牢了,许多有牵连的经济现象也就逐渐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