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牌退市?恒大面临港交所退市危机,17家内房股今年定生死_速看料
2023-02-18 22:08:34    腾讯网

2023年伊始,肉眼可见港交所的除牌速度还在加快,甚至一天之内同时取消多家公司上市地位。


(资料图)

目前已有110家停牌超过3个月或以上的上市公司面临被退市风险,这其中,有17家是内房股,占比高达15%。

当中,更不乏恒大、融创、世茂、阳光城、佳兆业、花样年等风云房企。

到底有哪些开发商面临今年退市大考危机?

它们又能否渡劫成功?

1          

港交所退市数量创新高

17家内房股今年定生死

2023年伊始,肉眼可见港交所的除牌速度还在加快,甚至一天之内同时取消多家公司上市地位。

· 2月6日,港交所勒令4家上市公司退市,包括昌兴国际、中国网络信息科技、鲜驰达控股、南岸集团。

· 2月15日,港交所同时取消三家公司上市地位,分别是国投集团控股、中盈集团控股、五龙动力,

短短1个半月港交所一共除牌9家上市公司,可以预见今年的除牌数量不会比去年少。自港交所2018年8月修订《上市规则》有关除牌条文正式生效后,港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从2018年的4家猛增至2022年的47家,创历史新高,港交所净化港股市场的决心肉眼可见。

截至1月31日,停牌超过3个月或以上的上市公司数目达到110家,最值得关注的是,有17家内地房地产上市公司因未能刊发2020/2021年度财报而停牌,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规定,若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便有权将股份除牌。

所以从去年3月开始停牌的17家内房股,在今年9月将面临除牌风险,而这当中,更不乏恒大、融创、世茂、阳光城、佳兆业、花样年等风云房企。

德勤中国财务咨询价值创造及危机咨询服务副主管合伙人何国梁表示,完成财务报表审计是寻求复牌的重要条件,因内房债务状况变化,在“持续经营”一项始终都有问题,审计师审计意见一定不会出现“无保留意见”,现时停牌内房股的工作焦点在于处理债务,随着扶持政策的下达,希望能让内房股受惠,及时复牌。

2          

2022年47家公司退市

股票价值“归零”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条例,推出“快速除牌”机制,主板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GEM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港交所有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港交所还会给停牌上市公司一个补救期,如果在补救期内未能复牌,港交所就将其除牌。

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港交所取消了合计47家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创历史新高。其中主板上市公司37家,GEM上市公司10家,除牌时合计总市值284亿港元,而一旦公司遭到除牌,股东持有的股票顷刻间成为废纸,价值几乎为零。

3          

复牌之路漫漫

停牌房企仍需过三关

记者查阅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其中大部分房企均收到了港交所发出的复牌指引,比如融创中国、世茂集团、阳光100中国等上市房企的补救期均在9月30日,而在补救期内,公司应该按照复牌指引刊发财务业绩,并证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审计师要求的独立内部监控调查等等。

若发行人未能在补救期前结束补救问题并复牌,港交所可取消上市地位,或立即将发行人除牌。

据悉,目前相关上市房企正在积极推进复牌。比如佳兆业于2022年6月更换审计师,于2023年1月30日公告其正就2021年度业绩及2022年半年业绩进行最后审计,也开始对2022年度业绩进行审核,公司将力图于2023年3月份恢复其股份买卖。

业内人士表示,停牌房企复牌之路需要过三关:

一是妥善解决债务问题;

二是要满足上市条件,包括完成审计报告,且港交所统一业务可“持续经营”;

三是需要出现白武士帮助处理债务。

就目前的内房股困境而言,停牌内房股的工作焦点在于处理债务,而目前针对优质内房股的扶持政策如“金融16条”、融资“三箭齐发”及“内保外贷”等,均有助于市场复苏。个别有发美元债的上市内房面对清盘呈请及展开重组工作,包括恒大、世贸集团、佳兆业等,都正在筹备解决方案,基本上都是寻求债务展期和提出债转股等方式去做,只是条款各异。但能否顺利复牌,每家情况不尽相同。

然而实际上,有部分停牌上市公司并无动力复牌。这类公司市值偏小,且交易量非常差,而复牌所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加上现在港交所对“炒壳”的严厉打击,复牌意义不大,因此部分上市公司就坐等退市。

退市并不是最终结果,管理层也有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监管机构调查和小股东的申诉。刘匡堯称,虽然香港目前没有集体诉讼制度,管理层依然有被起诉和被处罚风险。

你认为各家房企能够顺利过关吗?你觉得恒大是否能度过此次退市危机?评论区发表您的高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