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万亿!天量M2意味着什么|环球快消息
2023-02-13 19:14:03    腾讯网

▣作者:钟灏

一月份的金融数据公布了。

就是刚刚过春节的那个一月,广义货币总量(M2)和社融都来了一个开门红。


(资料图片)

M2的总量达到了273.81万亿,同比增长12.6%。

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增长幅度也在稳步上升。

要知道今年一月份是有春节假期的,而去年的春节在二月。

春节因素对于金融数据通常是负面影响,但即便在春节错位的影响下,今年一月相比去年一月还增长了12.6%,就相当可观了。

这个开门确实有点红。

1

M2指的是广义货币,也就是人们放在家中和钱包里的纸钞和硬币,加上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再加上定期存款,总体上这就是M2了。

有人说,春节因素对M2是正面影响,会增加存款,因为大家拿到年终奖,收入会增加。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这种居民存款的增加,只是企业存款的转移。发年终奖从哪里来的钱,当然是从企业来。

所以这只会影响结构,而不会影响总量。

M2总量的增加,一定是贷款增加了(在没有MMT等特殊操作的情况下)。

现代法币体系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贷款派生存款,而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银行得先拉存款才能往外放贷”。

而是,没有贷款就没有存款(详见我的金融学课程)。

假如社会上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贷款换掉,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如果把所有的贷款还清的话,(理论上)社会中就不会再有法定货币存在了。

这就是缩表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当社会中缩表的主体变多,流动性就会降低,甚至进入螺旋通缩。

M2的高增长一定对应着贷款的增加。贷款的增加,又说明在扩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经济活动的增加和复苏。

2

看看贷款数据,正是如此。

1月贷款增加了4.93万亿,这个增量相比去年一月多了7312 亿,高于季节性水平。也超出市场的普遍预期。

都是谁在贷款呢?

基本都是企业,包括地方性国企。

还记得前期设立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吗。这些所谓的金融工具,就是像国开行这样的政策银行出资成立一个基金,各地向这个基金申请资金来搞一些设施建设。

这个资金是作为项目的资本金来用的,那么还需要配套的融资,就要在银行贷款了。现在就到了这种项目落地、并且发放贷款的阶段。

另外,还有保交楼贷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等,也在加快投放。

民营企业方面,因为病毒的冲击基本消散,很多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制造业企业,订单增加,开工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借贷医院也明显的有恢复。

呈现出的结果就是人民币贷款水平超出预期,m2也随之增长。

刚刚召开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信贷工作座谈会中提出:

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在这个背景下,对企业信贷的支持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3

企业在积极贷款扩表,但居民仍然比较保守。

1月,居民的贷款新增了2572亿元,尽管是在增加,但这个增加的量相比去年一月少了5858亿元。

也就是说,增幅不高。

其中大头是中长期贷款,约等于房贷。

中长期居民贷款同比少增了5193亿,降幅有点大。

第一个原因是春节因素。大过年的,一般不在有太大心思去贷款买房了。

第二个原因是提前还房贷。这一波提前还贷的动力是置换成较低利率,因为前面三四年买房的利率都在高位,现在经过多次降息之后落差非常大,人们有置换的动力。

贷款不多,存款多。

1月全部存款的增量,总共是6.8万亿,光居民存款就占了6.2万亿,而企业存款是减少的,减少了7155 亿。

我认为,居民在一月份表现出来的这种保守惯性不会延续太久,在未来的几个月会逐渐释放。

存款增速会降下来,贷款增速会跟上去。除非再次发生重大黑天鹅事件。

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当趋势的洪流在扩张的时候,逆行是会被吞噬的(收缩的时候也一样)。

4

我们该如何看待总量高达273万亿的M2,以及达到12.5%的涨幅?

如果我们也像其他媒体一样,按照吸引流量的原则,会这么说:

天啊,还让不让人活了,又大放水了!接下来就是大通胀了,物价又要涨了!

不信就和美国的M2比比:

按照美联储的M2数据,2022年12月是21.207万亿美元,按照汇率6.8来算,≈ 144万亿人民币,显然比中国的M2 273万亿少了一大截吧。

嗯,已经看到有媒体在这样带节奏。

要知道,美国M2的统计口径就和中国不一样,它的口径是比中国小很多的,比如超过10万美元的账户,美国就不计入M2了。

再加上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这两国的数据就没办法直接比较了。

那么中国自己纵向比,12.5%的增幅高吗?

和理想经济体相比是偏高的,但在现实的凯恩斯主义环境下,这是错误方向上的一个正确补丁。

这句话是一个圈友讲出来的,当时我听到的时候就像恍然找到了心仪已久的物品——这是我一直想讲,却没有找到如此精炼地概括的语言。

其实学界大部分情况下争论货币宽松是好是坏的时候,双方往往是讲的不同位置:

一方是讲方向的问题,另一方是讲处理当下实际问题的操作手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