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看央行数据三喜三忧:居民存款增长仍然是最难解的谜团:全球热消息
2023-02-14 18:19:20    腾讯网

一月份央行的数据如期而至,之所以引发人们更多的关注是因为这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秩序恢复以来的开始,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修复和未来的发展充满着更大的期许。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投资经营者还普通百姓,谁不希望未来经济越来越好、百姓收入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越来越旺呢?

从一月份央行的数据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看到了经济的修复潜力,也有人看到了经济活力仍然不足。但知识麒博士却认为,从央行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明显的“三喜三忧”结论:

一喜是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修复明显,一忧是民众资金需求仍然处于待激活状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济修复和恢复程度如何?主要看实体经济对融资增长的需求是否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如果对融资特别是对信贷的需求没有较大的增长,难以说经济修复和复苏呈现出有力的态势。

从央行的数据显示出的结果看,2023年开年以来,我国经济修复态势明显,1月份我国实现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98万亿元,虽然比上年同期还少增1959亿元,但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4.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加了7308亿元,新增的增量创下单月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增的对实体经济增加的人民币贷款增量4.93万亿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5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达到74.8%,是1月份人民币贷款高增量的主要贡献项。这说明我国的实体经济对信贷融资的需求激活效应明显。

社融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自2022年5月开始回升;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刺激下,2022年年底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这些政策对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撑力度较大,加之2023年是中国经济疫后恢复的关键时段,银行信贷积极投放将助力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因此,整体而言,我国一月份的融资数据体现出可喜的书面。

但值得忧患的是,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增加、特别是实体经济信贷融资需求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居民信贷需求却没有体现出强势的反弹,相反居民中长期信贷仍然延续出增量减弱的趋势,因此被专家们认为目前是企业加杠杆、居民降杠杆。1月份我国居民贷款只增加2572亿元,其中我国居民短期贷款34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而我国居民中长期贷款只增加223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5193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双双偏弱的低迷态势,说明我国居民的经济投资和经营主体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有效修复,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中集中出现的提前还贷潮对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直到了非常大的抑制效应。

因此,虽然我国经济的主要经济体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加杠杆的良好态势,但对于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修复还有一段时间,从政策上仍然需求对居民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进行休养生息、放水养鱼,才能逐步增强我国经济的强大内生动能。

二喜是产需两端景气回暖信贷需求回升;二忧是居民信贷需求仍然低迷特别是住房投资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三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更巨大的影响是后续的修复难度。可喜的是,从1月份的金融数据看,我国疫情影响消退后企业预期产需两端景气度得到显著改善,从而表明我国经济处于强势的修复能力和经济发展韧性。

从1月份央行的数据看,1月份我国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增量151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增5000亿元;同期我国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量350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14000亿元。数据表明在稳增长政策的主导下,我国企业的短期和中长期增长预期明显,企事业单位的中长期贷款得到较大支撑,则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能强劲。说明我国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特别是支持制造业和基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6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5000多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2000亿元、农业农村基建投资3000亿元、保交楼专项资金上万亿元等各类政策,在推动2023年信贷实现“开门红”的同时,实际上对失去经济增长直到了积极的资金保障。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PMI大幅扩张,高于荣枯线,信贷需求回暖理所应当。

在经济供需两端融资需求回升的同时,居民信贷需求仍然低迷特别是住房投资仍然处于低迷状态。我国居民信贷需求中值得关注的是房贷需求,2023年突如其来的房贷提前还贷潮让所有的银行措手不及,而银行也采取各种办法延迟提前还贷,有的预约提前还贷期限已经到了下半年。虽然我国重申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贷利率也已经进入了“3”时代,有重点20多个城市的房贷利率都下降到了4%以内,消费信贷利率也降低到了“3”时代,但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企稳迹象,根据相关数据,1月份我国38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1055.5万平,环比下降34.6%,同比下降41.7%,更重要的是,一、二、三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下降20.2%、下降43.7%、下降31.2%,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1.4%、下降44.5%和下降21.9%。很多人疑惑:到底是投资者成熟了还是房地产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买房贷款是我国居民信贷需求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的重要内容,如今面对仍然继续下行的房地产态势,居民信贷需求的启动可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下一步的政策预期如何转变至关重要。

三喜虽然经济恢复需要时间但市场预期持续得到显著改善,忧是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增加仍然成为未来的谜团

面对一月份社会融资增长以及货币供应量的整体扩张,一些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有各种说法。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1月份M2增加了近30万亿,这些钱都去哪里了?

大家都看银行,银行说:我都贷款出去了,特别是贷款给企业了。

大家都看股市,股市说:我没有收到增量资金,因为股指没有上涨。

大家看向债市,债市说:不要看我,我不清楚,债市是下降的。

大家无奈看向楼市,楼市说:根本不可能,因为楼市还在下跌。

这时大企业说:我有钱,我不需要那么多钱。

小企业说:我需要钱,但是我贷不到钱。

个人则说:我想想要但不敢要钱,因为我不知道拿到钱做什么。

虽然有一点夸张,但也陈述了一种现实,即目前的经济预期确实需要修复。可喜的是,我国的经济预期已经得到显著改善。

从2022年4月以来我国社融扩张速度持续弱于货币扩张速度,市场资金流动性持续充裕,这为经济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目前市场预期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之所以没有得到实体经济的反馈因为经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体现,而在目前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相应的融资需求恢复时间可能会更长。但1月份的融资数据 和信贷投放数据已经明确市场预期的显著改善,二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值得期待。

目前难以解决的仍然是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难题,2023年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而其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6.2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增量占整个人民币存款增量的90%以上,这说明1月份的人民币存款增量主要是因居民储蓄存款增量引发。联想到2022年居民储蓄存款的天量增量18万亿,无论是增量还是增速都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说明我国居民户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得到加固,而民间投资不振、消费修复慢、理财收益下降都导致居民的资金流向了储蓄存款。

这就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市场的恢复和经济的复苏需要居民的储蓄存款资金流向投资和消费,但现实经济景气提高的同时居民的资金却仍然向储蓄存款积聚;而居民投资和消费的延迟反过来会延缓经济增长的步伐以及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回升,从而反过来加剧居民的被动储蓄的增加。

在启动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上,我国各地已经采取了非常多的政策措施,也有一些经济专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政策建议:如居民三分之一的存款买房、50万元以上的家庭存款征收利息税,但都没有一定的可行性。从政策上,我们更应该从社会保障提高、消费场景的修复、提升社会经济活力、扩大就业和生产流通能力,让居民投资有信心、消费有底气。

1月份央行数据毕竟给了我们一个开门红的好开头,虽然有三喜三忧特别是居民储蓄的继续大量增长陷入一个怪圈和谜团,但整体来看,我国的经济景气已经回升、经济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你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说说吧。(麒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实体经济